紅外線同聲翻譯的技術發展
來源:臺電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2-2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紅外線傳輸進行語言分配。IEC 61603 BAND II 頻段的紅外同傳譯系統很容易受新興的高頻驅動光源(如節能燈)的干擾,而節能照明是國家的長期國策,因此能夠避開高頻驅動光源干擾的IEC 61603 BAND IV頻段的紅外同傳系統將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一、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
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是一種為多語言國際會議提供翻譯的語音會議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紅外線傳輸進行語言分配,它采用830nm~950nm波長的紅外光譜傳送多種翻譯語言。
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有很多優點。首先,紅外傳輸具有超強的保密性(紅外光只有在同一室內傳播,墻壁可阻斷傳播),此外,它不會受到空間電磁波頻率和工業設備的干擾,從而杜絕了外來惡意干擾及竊聽。同時,紅外傳輸傳遞信息的帶寬較大,因此是目前市場上無線語言分配系統中最常用的傳輸方式。
國際標準IEC 61603-1(文獻1)推薦了可用于音頻信號傳輸的紅外輻射調制頻段BAND II(45kHz~1MHz)和BAND IV(2MHz~6MHz),如圖1所示:
其中:
BAND II(45kHz~1MHz):會議用音頻傳輸系統及類似系統
BAND IV (2MHz~6MHz) :寬帶音頻及相關信號傳輸系統
二、BAND II 頻段的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
1976年,德國貝拉公司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套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貝拉IRX主要工作在BAND II(45kHz~1MHz)頻段,頻點為55kHz~1335kHz。貝拉IRX遵循國際標準IEC 61603-3(文獻2),規定以40KHz的頻率間隔設置副載波頻點(如表1所示),采用±7.5KHz頻偏的副載波調頻。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