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無縫融合系統解析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4-27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隨著顯示與控制技術的不斷融合和發展,在高端顯示領域,通過多臺顯示設備拼接而成的大屏幕圖像顯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所帶來的超大畫面、多屏顯示以及清晰、逼真的顯示效果使得監控、展覽展示、會議、模擬仿真等領域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改善,同時促進了這些行業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
無縫融合拼接技術是一種特殊的、要求較高的投影顯示應用,可以實現多屏圖像融合在一起,并將拼接縫隙縮至最小以至于完全重合的拼接技術。無縫拼接技術不僅需要完整的超大幅屏幕,對投射出超大尺寸畫面所用的投影也有特殊要求。目前,通過內置無縫拼接技術的高端投影機或者通過外置無縫拼接處理器均可實現超大幅畫面的無縫融合。
無縫拼接技術的發展共經歷了純硬件融合技術、純軟件融合技術和軟硬件融合技術三個階段。純硬件融合技術是通過光學的遮光處理來融合圖像,純軟件融合技術是通過電子線路處理來完成圖像的融合,軟硬件融合技術是指既有光學遮光融合處理,又有電子融合處理。由于硬件融合能較好地處理融合圖像的黑平衡,而軟件融合能較好處理圖像的白平衡,這兩者相結合的軟硬件融合技術就能夠比較完美地實現融合部分色彩圖像的真實再現。
從拼接效果上來說,無縫拼接技術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硬邊拼接、重疊拼接和軟邊融合拼接。硬邊拼接有明顯分割線(即物理拼縫),無法實現全景的一體化顯示;重疊拼接是指將兩臺投影機投出的圖像在拼合處以疊加的方式重疊,但這種拼接顯然存在著拼合處由于亮度疊加而出現過亮區域的弊病,影響到無縫效果的實現。軟邊融合拼接通過邊緣融合技術的處理,既實現了兩邊的完全融合,又消除了重疊拼接引起的過亮區域,并且軟邊融合拼接可以適應平面、柱面、球面等各種曲面形狀的拼接,具有更加廣泛的適用性.
近幾年來,隨著軟硬件技術的發展,無縫融合技術進入了成熟階段,并已廣泛應用于指揮控制、虛擬仿真培訓、工業制造設計、科學研究和復雜決策過程,在展示展覽、視覺娛樂、廣告等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在國內市場上涌現了許多無縫融合處理技術,其中既有國外代理品牌,也有國內自主技術品牌,在功能、性能和應用對象上等都有所不同,而由其技術衍生出來的無縫拼接融合處理器在品質和性價比上更是良莠不齊。
目前國內市場上多通道投影大屏幕邊緣融合拼接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是針對柱面、球面等不規則曲面的大屏幕顯示應用,系統中拼接融合處理器的主要功能是生成融合帶、融合消影、曲面校正和RGB/VIDEO采集開窗口,主要應用于展覽展示和虛擬仿真,每個通道的軟硬件成本較高,系統調試復雜(絕大多數系統需專業技術人員調試)。由于整個系統還牽涉到投影機和屏幕等其它配套設備,再加上不同的系統方案解決技術存在著不同的優缺點,所以有時調試出來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而目前國內還有很多平面拼接的簡單應用(如視頻會議、指揮中心等),大多都是單列橫向的排列拼接,RGB/VIDEO采集開窗口的需求數量也不大,主要處理顯示的是電腦VGA信號和DVD、視頻攝像頭等的VIDEO信號,雖然上述的拼接融合處理器都能解決(某些純軟件處理器不能解決,因為只能處理可執行的視頻文件如AVI文件等)但存在著成本高、調試操作復雜、系統不穩定和使用維護成本高等的問題。
針對目前國內各行業中還有很多平面拼接的簡單應用,上海交大慧谷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屏幕顯示事業部經過多年大屏幕拼接系統技術的鉆研探索和經驗積累,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多通道投影大屏幕邊緣融合拼接系統解決方案和技術,并隨著工程投影機的技術發展,特別是DLP工程投影機的發展,通過自身的技術力量,向國內市場推出了以高可靠性、高性價比、易操作性和易維護的MediaMaster系列大屏幕無縫融合處理器為核心的大屏幕拼接系統,將多通道投影大屏幕邊緣融合拼接系統的調試操作由復雜的系統操作調試轉變成簡單的產品操作調試。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