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利比規模更重要 ——酒類企業,警惕,規模陷阱
來源:全球品牌網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07-07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面對產品與營銷同質化的集體困境,94%的酒類企業必須警惕規模陷阱,調整贏利重心,以客戶和利潤為中心。
經過多年研究,我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游戲規則:優質產品和營銷創新獲得成功后6-12個月,其他企業就會快速跟進和模仿這種創新成果,模仿者越多,速度越快,創新價值的透支就越嚴重。所以,在酒類企業驚人的模仿能力之下,市場對企業創新的速度和價值要求越來越高。
盡管德魯克認為“只有營銷和創新才能產生出經濟成果,其余一切都是成本。”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營銷和創新的第一目標是為了“規模擴張”,而不是圍繞提升客戶和利潤的“經濟成果”。
“規模至上”的誤區
很多企業仍然習慣性的認為,擴大市場份額就能獲取高額利潤??上У氖?,今天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規模的擴張帶來的卻是更多的成本和管理壓力。
縱觀當前的酒水行業,繼續以產品為中心的企業設計,導致產品的同質化;繼續以市場份額為中心的企業設計,導致營銷的同質化。幾乎所有的酒業公司每年都會開發新產品,并集中人財物以新產品來獲取市場份額,但是這種經營設計的“經濟成果”卻越來越差。正如我們看到的古井集團,從古井貢846/946到古井原漿酒,繼續以創新產品來擴大規模,換來的卻是差強人意的經濟成果。
消費者和經銷商對新產品已經疲軟,規模擴展帶來了成本高增,此時此景,還有什么比贏利更有意義。
123之外的戰略與戰術
里斯和特勞特在《營銷戰》書中寫道:每100家公司中,只有1家應該打防御戰,2家打進攻戰,3家打側翼進攻,94家都應該打游擊戰。位列123戰略位置的企業基本形成穩定的發展格局和贏利模式,而其他94%的企業尚未認清自己的位置和處境,盲目擴張。
當前,國內94%的酒類企業都是游擊隊,都應該打游擊戰。此類企業應依托個別根據地市場(以地市級或縣級市場居多),作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再通過機會性招商進行“釣魚”,通過根據地精耕進行“養魚”,依靠原產地效應和地方資源,合理分配兵力,快速部署兵力,獲取競爭優勢,借以應對外來侵略品牌。
也就是說,94%的企業都必須以客戶和利潤為中心,利用原產地(天時地利人和)資源優勢,圍繞核心客戶,建立親密型合作關系,以贏利為中心,警惕因擴張規模而喪失利潤的錯誤設計。只有韜光養晦,積蓄力量,才能發動規模戰爭,贏得勝利。浙江天關山酒業、河北味道府酒業、河北古順釀酒等中小企業依托縣級根據地,圍繞核心客戶和利潤設計贏利模式,獲得穩定快速的發展姿態。
4321的考核指標
河南億星集團對酒水貿易公司按照“4321”的指標進行考核,利潤占40%,現金流占30%,銷量流占20%,費用控制占10%。由此不難看出,億星集團對商貿公司利潤和現金流的要求遠超過對銷量的要求。
以客戶和利潤為中心,才是真正的落腳點。“我們從來沒有這樣關注客戶,關注利潤,”河北古順釀酒公司郭總說,“為客戶創造價值,globrand.com關注產品結構利潤更重要。”如何調整市場重心,回歸客戶和利潤這個中心,適時進行規模擴張,成就區域王者,才是當前中小酒業公司必須面對的大難題。
尊重客戶和利潤
全球經濟危機,微利時代,企業必須學會尊重客戶,尊重利潤。尊重客戶就是給他所需要的產品和利潤,而不是獨自創新產品,進行“填鴨式”招商和團購。企業必須學會理解客戶需求,尊重客戶選擇,忽悠和壓榨的時代已經不再適應“買方市場”。
尊重利潤,就是尊重自己,利潤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彼得·德魯克強調:“公司的目標就是找到客戶”,這話真是一點都不假,而且,我覺得還可以再加上幾個字:“公司的目標就是找到客戶并保有客戶,找到利潤并保有利潤”。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