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媒體形態的猜想 ————傳統媒體們,你們做好了轉型CP、跨界經營的準備嗎
來源:新華網 作者:Ann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09-11-1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對于網絡視頻行業的持續關注,讓我對自己的職業生出許多的恐慌來。當我沉湎于開心網上的視頻轉帖時,我不得不承認,視頻這玩意的確相當具有吸引力;當我看到視頻網站們高舉訴訟武器“大打出手”時,我再次確認,這個新興行業的市場機會肯定是肥到令人垂涎。無可否認,互聯網視頻化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那么,像我等以筆為生的報人,出路在哪里呢?
鳳凰新媒體融到2500萬美元,要在網絡視頻和手機媒體上大干一場了;央視扯起“國”字號大旗,籌辦起國家網絡電視臺來;嚴肅的新華社,居然最早進駐了社交網絡開心網。還有諸多的報社,包括我就職的報業集團,都在迅速地投入網絡視頻的懷抱。如此多的傳統媒體趨之若鶩,易觀國際分析卻稱,今年視頻分享行業的市場規模大約是2.4億。我嚴重懷疑這樣的分析低估了網絡視頻行業的能量,抑或,大家看中的都是未來的前景吧!
但這至少說明,傳統媒體幾乎都嗅到了媒體業態變遷的信號。如今的年輕人,接受信息的渠道與方式已經與過去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他們更加傾向于通過電子化終端獲取信息,這也意味著未來媒體主流受眾群的“閱讀”需求將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人說,要發展文化產業,電腦、手機、電視這三大屏幕一個都不能少。實際上,這恰恰形象地描繪出了未來“三網融合”的美麗藍圖。
我絲毫不認為報紙未來會消亡,就像我絲毫不認為互聯網將統治未來一樣。但是,報紙的內容和形式都必將發生改變,報社生存的方式和形態也必須隨需應變。世界在變,技術發展的潮流如是,技術變革帶來的媒體業態變化如是,這是不可逆的。
我設想,未來的媒體應該是這樣的:記者和編輯們采集信息后,第一時間上傳到互聯網站和手機網站上發布,包括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形態的內容,這是他們的第一戰場;然后再將這些信息進行提煉和深加工,刊發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出街,這是他們的第二戰場。這時候,媒體都將作為CP(內容提供商)而存在,發布信息的渠道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媒體既可以只做單純的CP,專心采集和出售內容,也可以既做CP,又擁有網站、電視、報紙等多種發布渠道。
而且,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信息的采集和傳播不再是記者、編輯這些專業人員獨享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既是信息的生產者、消費者,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未來,大量的UGC(用戶貢獻內容)會成為媒體更加重要的內容來源,這是處于轉型之中的媒體所必須正視和加以利用的。
傳統媒體們,你們做好了轉型CP、跨界經營的準備嗎?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