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高校安防技術地方標準出臺
來源:中國數字音視網 作者:Tarier 編輯:數字音視工程 2010-05-15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廣東省公安廳與教育廳聯合頒布了《廣東省<高等院校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地方標準》(以下簡稱《規范》)。據悉,該《規范》為我國首部高校安防技術地方標準,屆時全省高校將共建成近10萬只探頭,以打擊高校扒竊、入室盜竊案。
小偷一夜“洗遍”16個宿舍
據了解,近期高校入屋盜竊案時有發生,個別高校還發生了重、特大的刑事案件。去年10月底,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說,針對學校的案件大幅反彈,其中入宿舍盜竊上升1.9倍,在學校發生的扒竊和盜竊案上升1.3倍。
據記者調查,由于一些大學宿舍設計不合理,或者視頻監控不到位,出現了“不設防”的局面,導致校園竊案多發。去年上半年,曾有小偷一夜之間“洗遍”了位于大學城的華師三棟學生宿舍樓,共計16個寢室同時被盜。而“校園大盜”行竊也易滋生“暴力犯罪”,學生遇到入室竊賊反抗的話便容易遭到暴力襲擊,特別是對女生宿舍盜竊可能引發強奸等暴力犯罪令人擔憂。
十萬探頭架起電子圍墻
記者在會上獲悉,省公安廳、省教育廳要求全省近300個高校校區必須按照《規范》地方標準建設監控系統。一旦《規范》落實,預計全省高校將建成近10萬只探頭,架起高校“電子圍墻”。根據高等院校不同部位的風險等級不同,《規范》也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對其進行防范,按其防護能力由高到低定為一級防護、二級防護和三級防護。
記者了解到,《規范》對高校的不同場所和部位分風險等級實行防護保衛。規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場所、部位定為一級風險:危險物品(包括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致病微生物),管制物品(包括管制器具、管制藥品);財務中心等。
定為二級風險的場所部位有:有周界的主要出入口;校園網絡中心機房;辦公、教學、科研樓的主要出入口,學生和教師公寓、集體宿舍的主要出入口等。
宿舍出口監控保存20天
對于類似學生宿舍主要出入口的二級風險場所,《規范》要求攝像視場角應履蓋該目標50%以上,當對出入口和直接被防護物體攝像設防時,其視場角應實現重點覆蓋。監控錄像保存時間不少于20天,在無人值守或分時有人值守的被防護場所、部位均應安裝防入侵報警裝置。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