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監控方案
來源:廣州以諾 編輯:小月亮 2015-04-09 20:01:19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需求分析
1、電力系統是國家建設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隨著國家經濟 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用電需求持續增加,發電廠、變電站及配套線路被大量建設。變電站作為電網的核心環節,擔負著所在區域的供電任務。變電站具有數目巨大、地域分布廣且很多地處人煙稀少區域的特點,給維護管理帶來了諸多不便。隨著變電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四遙”功能(遙控、遙信、遙測、遙調)的普及,少人或無人值守模式在電力系統得到大力推廣,為電力部門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經濟效益。
2、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綜合監控系統整合了視頻監控、環境檢測、電子預案、移動視頻、干線管理、智能報警、地理信息、門禁、語音對講、智能控制、視頻情報管理等子系統。
3、變電站視頻及環境綜合監控系統通過網絡可以實現地區所轄變電站的統一管理,通過級聯可以實現省市縣多級聯網監控。軟件采用模塊化設計,部署方便,操作簡便,還可根據電力行業自身管理需求和監控現狀進行定制。作為電力系統生產管理的重要輔助手段,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的系統給變電站傳統視頻監控帶來了全新運作模式,為無人值守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系統功能簡介
該系統可幫助電力部門實現變電站的無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從而為推動電網的管理逐步向自動化、綜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術保障。
變電站遙視系統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監控、安防系統,保護無人值守變電站設備的安全;2、通過監控結合遠程和本地人員操作經驗的優勢,避免誤操作;3、通過監控、燈光聯動、環境監測監視現場設備的運行狀況,起到預警和保護作用;4、配合其它系統(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等)的工作。
主要監控對象:變電站(所)內場區環境;對變電站(所)內的各主要設備間進行監視(包括大門、控制室、繼保室、通訊室、高壓室等)。
方式:
系統采用先進的在線監測、傳感器技術、數字處理技術、無線通信技術,通過安裝在電力設備上的多種傳感器和現場監測裝置,遠程在線監測、監視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態及設備周圍的環境狀況,當電力設備或設備周圍現場發生異常時,能在第一時間自動采集、并向上級遠方監控管理中心發送監測信息(數據、語音、等)和報警信息,使運行人員在遠方監控管理中心可及時直接了解設備運行狀態,直接對現場進行監聽、監視,將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能實現儀器儀表的顯示狀態遠程傳送,便于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態的一致性,直接確認狀態信息。變電站分別在各個重要設備及變電站內外安裝攝像頭。另外,設計報警器可以接入多路報警量及控制量,我們在重要的出入口和設備處安裝了紅外/微波雙鑒報警器,在變電站四周圍墻墻頭設計安裝紅外對射報警器均接入報警器,在每個房間,安裝了雙鑒報警探測傳感器,有些房間,通過聯動裝置,可以控制照明設備。解碼器通過TD總線與監控主機相連,在某些設備的房間,還安裝了監聽器。同時在重要變電站的周圍采用電子圍欄,防止人為攀越和進入變電站區域。同時采用先進的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實現特殊區域的闖入等行為。
軟件介紹
軟件開發框架
綜合監控系統軟件采用基于.NET開發體系的架構實現,.NET定義的組件與系統功能相映射,提高內聚,降低耦合,以功能為中心的組件之間通過規范的接口通信,實現組件之間相互獨立,有序聯系,加大了并行開發的可行度,提高了系統的開發速度。由于各組件能夠獨立的進行更新和取代,新功能也可通過簡單的更新或加入組件來實現,所以簡化了對系統的維護和部署。
電子地圖技術
系統軟件采用了以矢量化電子地圖GIS和柵格(位圖或影像圖)平面地圖相結合,實現多層和多級的地圖鏈接關系,使用電子地圖,大到全省矢量化地圖,小到可以清晰描述某個區域的監控場所,平臺的電子地圖功能,可以根據實際區域分布,由用戶自定義電子地圖。用戶在子地圖上編輯各種設備圖標,如:攝像機、探測器、門禁控制器等設備圖標,用戶進入到子地圖平面后,點擊設備圖標就可以打開或控制相應設備。
數據通訊技術
系統軟件是先進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及計算機軟件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集群通信、地理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的無縫集成,是信息技術的高度整合與融合,實現面向決策中心和基層單位的資源和信息共享。
服務器集群技術
滿足用戶大量并發訪問服務能力,減少或避免由軟件或硬件故障引起的系統停機時間,確保數據和應用程序對最終用戶的可用性。
負載均衡技術
加強網絡數據處理能力,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用性,防止網絡堵塞,利于應用程序和服務器的靈活組合。保證指揮中心在任何情況下的不間斷服務,在突發大容量/ 雪崩式報警時系統運行正常。
網絡架構
第一級變電站端
變電站前端主要由下列主設備組成:攝像機(槍式一體化攝像機、球機)、室內/室外云臺、云臺解碼器、紅外對射/電子圍欄、紅外雙鑒、射燈、燈光控制器。
變電站本地監控中心端主要由下列設備組成:業務臺、服務器(根據變電站電壓等級規模選配)、網絡交換機、網橋、液晶電視(選配)、顯示器、監控主機、標準機柜及其他輔助設備等。
監控主機或業務臺負責系統設備控制,基于系統穩定性及系統管理考慮,圖像監視系統的控制主要由業務臺負責,監控主機負責在系統調試、維護時執行控制等操作。服務器負責為系統網絡訪問、系統權限認證提供服務,可根據具體變電站的電壓等級及監控規模選配;顯示器、液晶電視負責為系統提供顯示服務;網絡交換機及網橋負責本地網絡連接,同時提供至少兩路上傳通道,將變電站本地監控數據傳至區域監控中心或集中監控中心。
第二級遠程監控主站端
程監控主站端主要由下列設備組成:業務臺、服務器、網絡交換機等,有時,出于集中規模顯示需求,還包括電視墻、液晶顯示屏等設備。
遠程監控主站端業務臺、服務器功能與變電站本地監控中心業務臺功能類似,只是其管理的范圍大小不一樣。變電站本地監控中心業務臺及服務器主要負責站內系統的權限認證、管理及操作,而遠程監控中心業務臺及服務器則負責該地市全部變電站圖像監視系統的權限認證、管理及操作。
網絡交換機負責與變電站端實現網絡連接,便于接收站端上傳的視頻及數據。在對顯示功能要求較高的時候,還可以配備電視墻、液晶顯示屏、解碼主機等設備。
第三級省地市網絡用戶端
第三級是第二級的深化,其各個組成設備及所承擔的功能與第二級基本一樣,只是其管理的范圍要比第二級更廣:站地市監控中心相關設備只負責本地市范圍內的變電站圖像監視任務,省地市網絡用戶端相關設備負責全省范圍內所有變電站的圖像監視任務。
組網說明:
(1)、省地監控中心端一般由網絡監控終端組成,可根據用戶顯示需求不同選配解碼主機及液晶顯示屏;
(2)、省地監控中心端網絡監控終端的功能與主站監控中心的監控終端一樣,只是省地監控網絡監控終端的管理范圍比主站監控中心業務臺要廣;
(3)、如用戶需在省地監控中心配顯示大屏(或電視墻)進行顯示,可同時選配解碼主機,將網絡內圖像、告警數據解碼還原,輸入到液晶顯示屏(或電視墻)進行集中化、規范化顯示。
本系統能很好的實現無人值守變電站的 “四遙”功能(遙控、遙信、遙測、遙調)功能,同時針對全國范圍內的少人或無人值守模式在電力系統的需求,增加了諸如環境量監控、多級監控中心平滑級聯分布式服務架構、自適應插件技術、智能分析技術、組態式界面設計、與GIS相結合多級電子地圖導航模式、干線路由、視頻情報庫、隱形夜視等功能。此次項目研制能為電力部門節約了人力資源、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經濟效益。從而為推動電網的管理逐步向自動化、綜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術保障。
評論comment